更新时间:2019-10-15 15:21
话说,测评乌龙茶饮料是年前二胖布置的作业,三顺我一直拖着,主要是觉得测评每天必喝的饮料这还不容易嘛。但这次认真完成之后发现,三顺我平时喝的最多的三得利竟然不是最刮油的,另外,我还
乌龙茶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无糖纯茶饮料,但真要它好喝起来,也不容易——要保留乌龙茶原本的香气很难,很多瓶装茶根本没有乌龙茶的味道,清一色焙火味,或淡或重,走high了就直接一股糊味……
关于选品,三顺这次一共搜罗了7瓶,都在这里了。这次采购标准:便利店和超市能够买到的常规款、无糖、无热量!
乌龙茶看营养的话,茶多酚当然越多越好(但太多太多的话,入口会涩)。讲道理,标注茶多酚含量,也算是业界良心了,说明这瓶茶饮料“货真价实”;更多情况下,你在包装上可能都找不到“茶多酚”三个字哟……
没想到这次测评最后获得第一的竟然不是三顺最爱的三得利黑乌龙,这瓶经常看见但从没喝过的伊藤园刷新了三顺心中乌龙茶饮料的排行榜。
这次测评所有乌龙茶里最浓的一款。茶多酚达到92mg/100ml。涩感重,炭火味重。苦涩味道比较重,不过依然是一款好喝的茶,比较像平时用茶叶冲泡的茶。
像我这种常年靠乌龙茶(刮油)的,倒是挺喜欢这个,尤其是吃了比较油腻的东西之后,喝一喝这款浓味乌龙茶很舒服(也许更多的是心理安慰吧
三顺以前还喝过伊藤园乌龙茶那款小瓶的,大大的“纤维”两个字也是实力的表明。它的口感更加的滑一点。虽然闻起来很香,但是喝起来没有什么茶香味。
并非是崇洋媚外,很多时候,确实是日本的产品让人更放心,就像很多人喝茶饮,会选择三得利一样。
便利店最常见的乌龙茶品牌,这也是酉时小团伙后备箱常备的。三顺喝过的黑乌龙瓶子应该可以绕地球1/100周了吧。
号称是高浓度乌龙茶茶多酚的黑乌龙茶,口感偏甜,虽然贵一些,但刮油效果更明显一些(不要问我通过什么证明的)。
普通版闻起来味道更清雅一些,入口有一点点回甜,整体味道偏淡,但好在茶味足够清晰。冰后的口感更好一些。
其实仔细一看这款普版相对于高浓度版的茶多酚含量并不逊色,大于等于400mg/kg,再加上三块八的价钱,已经算是业内良心了。
三顺在超市买这款茶饮料的时候,发现有黑色原味和白色水蜜桃味两款,一黑一白的搭配,走的都是极简的性冷淡风,绝对与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黑色款的燃茶是醇香无糖味的,虽然是日系出品,但采用的是安溪铁观音作为茶原叶,茶多酚:300mg/瓶,膳食纤维:7.5g/瓶,喝起来味道香浓却不苦涩,表现出色。
这是一个基本没味道的茶饮料,除了喝完以后,嘴里会微微有一点回甘,茶的涩味会比较明显,没有什么亮点。
一看“冻顶”马上就知道肯定是台湾乌龙茶。这个来自台湾的小众品牌,入口口感柔和,后味几乎无涩感,喝起来就有一种淡淡的茶鲜味,有一点儿惊喜。
不过这款茶,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知名”便利店,也就只在万象城负一层的超市看到有售。而且售价9.9元/瓶,也是这次测评中最贵的一瓶了。
这是三顺某天路过同仁堂看见门口在促销,因为一心想着乌龙茶测评的作业,看到乌龙茶就毫不犹豫的买了。
回来仔细一看成分:玛咖粉...瓶子上还着重写了:本产品每日饮用不超过6罐!不懂问度娘,然后,三顺方了...
有不少小伙伴觉得茶饮料没有糖就不好喝,其实这些无糖茶饮只是更好的保留了茶叶的味道,不过不注重饮料的口感罢了。如果你在减肥,就千万要记住不要再喝有糖的茶饮料了!
人肉测评不易,点赞的小伙伴一定会和三顺一样,不会在五月、六月...托伤悲的!